您好,[会员登录] 专业、专注、用心服务门窗幕墙行业!
  • 月薪3000照闹民工荒

    • 更新时间:2010-12-26 19:32:07  文章来源:互联网
    • 责任编辑:管理员  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

     对于义乌老板老金来说,今年冬天来得有点早。


      老金自己有一家袜厂,这个月底之前,还有1000多万元的货要赶出来,至少需要四五十个工人。

      但他上周蹲了三天,才招到两个长工。

      在位于香山路的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里,老金并不是“少数派”——数不清的正在加赶订单的义乌老板,每天举着“招工”的小牌子,一脸愁苦。

      市场里不是没有工人,但他们对举着月薪牌子的老板不屑一顾,而在计时工和计件工的招聘广告前,却充斥着各种外乡口音。

      看着香山路上摩肩接踵的人流,老金紧了紧衣领:“乱了乱了,企业用工市场全搅乱了。”

      长工难招

      月薪两三千,一周只招到3个人

      老金为这次招工开出的待遇并不低:2000 ~3500元/月,生手、夫妻工均可。

      “工资上去了,要求也降下来了,还是没有人。”老金说,放在早两年,这样的条件开出去,一天下来,一两百号人都可以拉走。

      同样发愁的还有小高,他是义乌市廿三里工业区一家皮具厂的打样师傅,“12月还有6万个箱包订单,上周我来了3次,只招到3个人愿意长干的。”

      小高开出的工资是:车位熟手1700 ~2800元/月;台面熟手1500~2500元/月;普工1500元/月。

      和大多数招长工的摊点一样,小高提供的这个月薪标准,已经比年初时上涨了两三百元。

      但他的摊点前依然冷清。每隔一小会儿,小高的老板娘就会打个电话来询问情况,得到的答复总是“没有”。

      零工火爆

      随到随招,时薪比年初涨了一倍

      老板喜欢长工,是因为长工能保持效率和质量稳定,而工人们显然更喜欢当一名“零工”。

      在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,每天早上七八点都有一些面包车急驶而来。这些代表着“招零工”的车子刚一停下,就会有大批工人蜂拥而上,很快,十几个人挤进车里,面包车又急驶而去。

      在这个过程中,双方甚至不需要什么语言交流。

      老陈是市场里做“招工代理”的,每介绍一个长工,老板给他100元介绍费,最近,他的生意很不好。

      “人都去做零工了。像包装这种技术含量低的,最适合用零工,干一天拿一天钱,大家都愿意。”

      目前,义乌零工市场的价格,已经从年初的5元/小时涨到了10元/小时。

      奇怪的对峙

      老板招不到长工,零工赚不到钱

      30岁的彭焰真是江西景德镇人,眼睛充满血丝,声音嘶哑。他从工厂辞职已经有两个多月了,虽然口袋里没钱,但他依然很执着地坚持打零工,“如果做长工,没有3000元(月薪)不去的。”

      彭焰真说,之前做长工,从早上7点半干到晚上10点半,中午也没有休息。“劳动时间太长了,身体吃不消。”

      彭焰真的老乡齐国林深有同感,“打零工一天10个钟头,可以赚80~100元,看着心里不平衡。”所以,他也辞掉了工作。

      但老板们认为,这不是工人们“舍长取短”的真正原因。皮具厂的小高说,“现在年轻人眼高手低,都耐不下心学技术。”

      两个月里,彭焰真和齐国林进出7个厂,每次做三四天,由于收入不稳定,除去日常开支,这段日子“就赚了张车票钱。”

      解读

      “长工难招”的背后

      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吸引力下降

      义乌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黄允龙认为,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技术含量低、可替代性强是“义乌长工困局”的症结所在。

      “劳动密集型企业附加值低,要求企业控制用工成本、延长劳动时间。”黄允龙说,“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,这种长时间的劳动对他们缺少吸引力。”

      “这导致员工流失成了常态,因为找工作太容易,自己又不想做,换来换去很正常。”

      黄允龙认为,第一代农民工承担的生活压力大,所以更加吃苦耐劳,而第二代农民工的生活压力减小了,所以缺乏目标。

      “以后,义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将越来越难。”

      义乌20年

      用工变迁

      黄克钱今年49岁,1990年从义乌印染厂出来单干,白手起家,现在从事纺织、印染、制线三个行业,义乌和浦江都有工厂。

      这20年来,黄克钱目睹了义乌用工变迁,走南闯北的他也感叹:现在的义乌,招人难,留人更难。

      2010年

      月薪2500元

      2006年

      月薪2000元

      1990年

      月薪150元

      2000年

      月薪1000元

      根本招不到长工

      今年是黄克钱创业20年,他刚拿了一块1万平方米左右的地,打算扩大企业规模,但明后年50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让他犯了愁。“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上升到2500元/月,但劳务市场根本招不到人。现在,技术工人反而很好招,最难招的是普通工人。”

      工人很好招

      1990年,开始创业的黄克钱开了家印染厂,只有10几个工人。黄克钱回忆,当时一般工人包吃住,每个月工资150元,打样配色的技术工种也就是300~400元/月。“当时是第一代农民工,很好招人,非常吃苦耐劳。”

      人员比较稳定

      2000年,黄克钱涉及纺织、印染、制线三个行业,工厂有200多个工人,一般都是工人从老家带来的亲戚朋友,比较可靠,也留得住。这时,工人的工资涨到了1000多元/月。

      开始用工紧张

      2006年,珠三角一带用工增加,一些劳务输出大省也开始吸引本地劳力,义乌开始出现用工紧张。当时,黄克钱开出的工资是2000元/月,但还是很难招到工人,只能靠工人带老乡的模式稳定局势。


    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自《门窗幕墙英才网
    分享到:
    关闭窗口
    职场资讯相关文章
      热点文章